今天很有意思,同一个问题有两个人都沟通到了。

这个问题其实也是经常被大家讨论到的,有非常广泛的代表性,所以今天就专门来说一下。
红草的用户A问:
自己弄某个主题的素材,弄了100个完全一样的,问这样有没有问题。他们原来文案和图都是天天新的。现在突然一下子弄这么多重复的图片担心效果会不会不好。

红草用户B的情况是这样的:
因为处理一起系统问题,看到其素材用了半年了,一直大量的重复地发。所以我就问“没想到你这文案发半年了也管用,你让那些一定要原创的情何以堪”。
而用户B的回复让我颇感意外,他认为“原创就不是这么种玩法了”,“天天去换素材也是人力成本的”。
言下之意,海量铺笔记本来就不是原创的玩法。老刘套用刀郎的话说:何必半扇门楣裱真情,不管你怎么洗那也是个脏东西(站外导流)。


用户B提到的一个核心点就是:海量发笔记就走海量的路。
换句或许大家都听说过的道理来解释一下:所谓单点突破,就是要找准关键点,重点突破,不要被旁枝末节所困扰。
毛主席的矛盾论也也可以用来解释了这个问题,矛盾论上说:要先分清楚事务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,当你解决好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以后次要矛盾也会随之发生变化。
当我们确定了是以量取胜,我们就要在量上面上足功夫。不要同时讲量又要讲质。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无法兼顾,或者兼顾的效果不如集中优势兵力单点突破。
用户B的想法老刘也是很认同的,我还认准一个道理:实践出真知,一切用数据说话,不要臆想。两种方式到底哪一种好,自己弄点数据,比一比就知道了。
用户B对此是有比较深的洞察力的,所以才能简单明了的说明自己的立场,所以其一直也是海量量的操作有快半年了。
当然以上做法的基础,老刘认为还有一个基础因素。这个因素只能猜测或者根据数据评估和核实–那就是平台本身目前由于技术或者运营考虑,是没有对质进行严格的检查的,至少对新笔记是这样的。
君不见,只要博主帐号不是太差。无论什么笔记,在浏览量上面多少都会有100,200小眼睛吗?这其实已经能佐证这个猜测了。
所以说系统对于新笔记是没有严格的质量检查的,会放点流量进来,但是你要进入第二轮的流量池的时候,系统会有进行更为严谨的检查。
这有点宽进严出的道理,很显然这个规则确实是存在的。至少从技术实现和算法复杂度上面肯定就要考虑到这一点,一般的笔记不值得太严谨的算力去检查。
只有当笔记要进入更加一个层级时,才会慢慢加大算法的检查,以便实现最大的综合算法效力。
总结一下就是说:既然平台的算法对新笔记的质量顾及不上,导致笔记多少会分配200个左右流量。那这个还有必要为了达到210或者220个流量去花太精力吗?与其花这个精力,我不如另外再发一条笔记,再多200个流量不是更香吗?
好了,说了这么多。那么你对笔记素材是否可以重复使用有了自己判断吗?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redcao.com/archives/21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