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
、私域从2024年开始,进入了新阶段,也进入了超难模式。
2、超难的原因,有效的、简单的、量大的、可快速复用的玩法和工具,都没了。
比如,2024年4月开始,企微重手打击灰产工具。
其中很多工具是非常好使、使用量大的。
随后平台部分起诉开发者。
争议最大的,是RPA被认为是灰产。
如果你做私域,会知道RPA是目前使用很大的工具类型。
加上之前收取用户规模费(每个粉丝都要给平台付费,相当于一个私域池中用户一年一毛钱)。
成本增加非常多。
到了7月,天猫重申不让包裹卡。
京东抖音在内重申不让外呼。
视频号重申不让数字人直播。
这意味着,行业中最好使、最简单、最有效的引流方式、沉淀到私域的方式,没了。
也意味着,快速上升的从私域到全域的趋势,被突然卡住了。
难度在陡然提升。
3、如果你是老公司,手上积累了一大批私域用户。
好消息是:现在你的私域用户更贵了,价值更高了。
值得好好对待他们。
坏消息是,运营起来更麻烦了,因为工具的辅助支撑少了。
或者,你需要投入更多费用才能找到合规的工具,这个”更多“不是一点点的多。
因此,你思考和定义、评估用户价值的点,不一样了。
这时,”超强信任“、”情感连接“、”亲密关系“,确实会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。
(有兴趣可以阅读:《关系飞轮》、《小群效应》)。
运营的出发点,就会完全不一样。
比如,你和官方聊,如企微,他会告诉你,要”有温度“地运营。
有温度在KPI上怎么定?
核心指标是?
SOP要怎么拆才能让一线导购们清晰?
如果你能做到,你将是行业中大牛。
解决了很大的问题。
如果做不到,也没关系——大家都在试探呢——但也就是你说的问题,难了不少。
4、从行业看,也是如此。
好消息坏消息并存。
好消息是:各大平台都在重视私域,如果用户变得更贵,价值更高。
在内卷的情况下,每个存量都变得更为珍贵,那么,好好运营这些用户,就是第一要务。
所以你看到:天猫淘宝钉钉支付宝、小红书,都在布局自己的私域。
每次新布局,都会有新政策、新扶持、新红利释放。
值得搞。
有时群里聊天,你会发现有些人鄙视某些平台,说什么这个效果不好那个质量不好。
但你不要这么认为。
因为高手们从来不看那些。
他们只问扶持、效果。
比如,就几天前,我们见实团队在北京组了一个围绕工具的私享会,期间和几位大牛午餐,他们提到小红书、美团、天猫上做私域,数据一展开,一些截图互相看看,大家就留下了羡慕的口水。
真的很猛。
去试才是关键。
坏消息是:他们的动作都借着”个保“说事,反而阻碍了对行业来说最珍贵的全域运营大趋势。
全域这个大趋势本来今年会席卷行业——从2022年开始,这个趋势就在酝酿,到去年今年,很多品牌自发、频繁在下面互相走访和讨论,就是聊全域下怎么调团队、调配合、调增长。
这下里面被摸出来的玩法,几乎绝大部分都要调整。
难受。
什么是全域?
简单说,是”各个平台上做私域“,或者,是”一处做私域,供应或转化全平台“。
当然是私域基础上的自然跃升。
之前见实有个数据,全域中的用户价值是私域中的6倍。
就很说明问题。
5、今年难的趋势下,还有一个问题。
这是我在近期行业大会上演讲、分享时,提到过很多次的话:
要从精细化运营,变成精细化经营。
一个字之差。
运营和经营大家都理解,这里什么意思呢?
过去,私域业务,靠几个人/一个小团队,就能搞的狠好。
老板支持就足够。
现在,到了要调动全公司、各部门、代理商渠道、产业链上下游等的时候。
这需要很好的”经营“,需要模式,需要的内外、上下支持太多太多。
比如,有个我们熟悉的品牌,私域团队崩了。
怎么崩的呢?
电商团队老大去找老板,幽幽地来一句:私域团队影响到我们的业绩了哦。
老板当然要保大GMV。
于是,和私域团队说再见。
但精细化运营简单,抠细节呗。
抠的是运营团队的功夫。
精细化经营难。
要抠老板,要老板带着全公司乃至公司内外一起抠。
动辄影响诸侯利益。
就看老板决心。
所以你会在2024年听到一句话:
私域是老板长期工程。
相比过去的”私域是老板工程“,多了”长期“二字。
很难。
6、但私域要不要做?
必须做,猛烈做。
各平台都疯狂布局,你为什么不做?
各平台都严防死守怕你带走量,说明怕了这个,你为什么不做?
和一些CEO聊天,他们开始这么定义私域:
公域做参考价、私域做最低价。
公域贡献流水的7成、毛利水平30%、净利水平10%。
甚至可能更低。
私域贡献3成流水,毛利20%,但净利水平可在15%。
并因为获客成本低、可裂变和复购,值得不断投入,不断重视用户。
加上刚说的全域的用户价值提升,更值得做。
7、这么难的情况下,接下来还会更难。
这是一定的。
如果包裹卡、外呼等都不让用了。
引流用户到私域可以怎么做?
全域还能否成立。
能。
见实团队自己开会时,提过几句:
广告投流玩法(如茶叶那种),搞不好会是主流。
毕竟,现在哪个平台都没有禁止广告。
换量合作、IP联名、裂变活动,应该会是主流。
本地生活,这是各大平台这今年投入的重点。
服务卡(取代包裹卡)会迅速出来,还有一个没太吃透的一物一码,也在被很多人琢磨。
分销。
社交分销的重要度会更加上升。
内容玩法,不论是线下,还是传播,都会被更重视。
这几年市场预算砍的差不多了,会被重新重视起来。
作为参考吧。
其他方式更多。
8、私域本来就是很难的事情,你看这个业务支撑团队就能看出:
不同公司,分别用社群、会员、新零售/电商、市场、客服,甚至是财务部门来主导私域。
这你能想象到?
因为需要的技能不同,解决的难题不同。
不过再怎么说,过去私域是简单的。
最简单就是:把用户聚拢到微信/企业微信上就成。
几年过去,私域早越过了几个阶段。
不过,不同平台施加的难度还是其次,更难的是用户需求。
过去只要便宜就成,但你能便宜过某拼?
连各个电商平台都在追求便宜,私域怎么拼?
过去只要群发广告就成,现在用户加了一堆私域的“好友”和群,都不带看的。
你发广告还有用吗?
数据就不举了。
但本质是,用户的要求变了,需求变了。
情绪价值、情感链接、长期陪伴、亲密关系,都才只是基础。
这些听起来就务虚的东西,落地执行起来还是有难度的,没个标准,衡量起来也不断起伏。
但你不做不行。
这是大方向。
所以也是难度。
9、简单说:私域很难了,真的很难做。
但私域也超级值得做。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redcao.com/archives/32702.html